設計分析及主題
以湘西周邊和湘鄂旅游需求為基礎,以優良的森林生態環境為主體,以秀美的森林生態景觀、獨特的森林旅游資源為依托,以源遠流長的禪宗宗教文化底蘊文化為核心,著力打造山宗教朝覲“圣地”、森林康養休閑“福地”、森林生態旅游“寶地”,建成融宗教朝覲、休閑度假、漂流探險、峽谷觀光、野外拓展、科普教育于一體的國內知名的生態型景區。
作為省內的“AAA”級景區,和景觀獨有的獨特環境,我們要表達到一種既顯得自然又突出現代繁華的氣息。所以主要設計為:建筑主要根據樓體的結構裝燈,主要采用明黃和暗金兩種色系襯托出建筑的特點,更顯佛教文化的莊嚴與肅穆,且盡量做到見光不見燈。同時采用投影燈圖案,娛樂設施亮燈,增加與游客的互動性。山林之間點綴彩色樹木,以達到山林、廟宇、游人共和諧的安寧、幽靜的效果。(在未來,當太平山景區日漸興盛,為了發展更好、更美、更優秀的燈光效果,此次設計僅為一級燈光效果設計,以后若有需要,可以在此次的設計上進行第二次設計)
設計原則及文物保護
——設計原則
功能性:滿足環境空間中的使用目的和基本照明需要,提升城市現代、科技、環保與時尚為目的;
融合性:即照明燈具與環境的完美結合,燈光藝術與城市文化的相融合;
舒適性:即以人的感受特征為出發點,準確落實照明設施所 放置的主 要和次要視次要視點位置,避免光污染;
隱蔽性:即對LED點光源特殊燈具材質盡可能的隱蔽性安裝盡量減少對物體白天效果的影響;
節能性:通過照明設計的合理布局,照明燈具的合理選擇,照明技術的合理運用。減少能源的浪費。打造節能 環保低碳的燈光理念;
安全:夜景工程中所涉及的燈具、線路及控制設備盡量采用低壓必須確保居住人員和游客的安全并達到各項預期性能。
設計原則及文物保護
——文物保護
太平山景區中有著大片古跡,其中,普照寺和松月塔為省級文物,均為清朝年間所建的古跡。
更有觀音閣、騰龍井、藥師殿、文昌閣、乘龍道等等佛教圣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為了加強對文物的保護,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促進科學研究工作,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時也為了讓宗教圣地不沾染紅塵世俗。故,在燈光效果中未將文物古跡進行亮化,且,晚上也不建議游客參觀古跡。
設計目標及經濟效益
——設計目標
一、景區亮化能夠深層展現景區文化,突出建筑特點,達到美化效果;
二、景區亮化能讓游客體驗別出心裁的生活方法,結合游客互動,體現龍山旅游特色;
三、景區亮化能協助景區打造出獨一無二的企業形象,提升旅游品牌價值。
為了更好地提高旅游景區收入,讓旅游產業發展注入無窮的動力,景觀亮化無疑是最好的一項選擇。而隨著旅游項目投資力度的加強,市場競爭的加劇,沒有自身文化特色的項目,終將會被市場邊緣化。
設計目標及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
經數據調查,太平山景區由2020年10月份開始試營業收費,當年總收入270萬元。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營業收入630萬元。營業時間為周一至周日(AM06:00至PM18:00),實際人流量高峰僅6個小時左右。
現在進行整個景區的夜景亮化,營業時間可由下午6點延遲到晚上11點,每天可多出5個小時候的營業時間。而且太平山景區離交通便利,離城區僅,極易吸引龍山、來鳳兩個縣城的居民在班后、飯后時間攜家人同游五光十色的太平山燈光美景。